
1. 过度消费容易背上债务
京东白条用起来特别方便,手指点几下就能先买东西后付款,但这种“花明天的钱”的模式很容易让人刹不住车。很多人本来只想买个小东西,结果因为额度够用,顺手加了购物车里的大件商品,等到还款日才发现账单数字吓人。
更麻烦的是,白条分期利息看着不高,但实际算下来可能比信**用**卡还贵。比如分12期买台手机,每期多还几十块不痛不痒,但一年下来多付的利息够再买一副耳机了。要是习惯性用白条买非必需品,几个月后就会发现工资全用来填窟窿了。
还有些人因为临时缺钱,把白条当借钱工具套X,结果平台收的手续费加上利息,相当于借1000块实际到手可能只有900多。要是到期还不上,逾期罚息像滚雪球,最后可能得找别的贷款来补这个坑,债务越堆越高。
2. 信用受损和隐私泄露风险
京东白条和征信系统挂钩,一旦逾期不还,征信报告上就会留下污点。有些人觉得晚几天没事,但实际上超过还款日就算逾期,以后想申请房贷车贷,银行看到记录可能直接拒贷。更严重的是,长期欠款不还可能被起诉,甚至列入失信名单,连坐高铁飞机都受影响。
另外开通白条要填身份证、银行卡、手机号等敏感信息,万一遇到钓鱼网站或账号被盗,骗子可能用你的额度狂下单。虽然京东有防盗刷措施,但追回损失要花时间举证,期间产生的还款压力还是得自己扛。
还有个隐藏风险是自动续费陷阱。比如用白条买会员时默认勾选“到期自动续费”,如果没留意关闭,下个月会直接扣款。要是账户里钱不够,系统照样从白条额度里划走,等发现时已经多花了好几个月的冤枉钱。
最后提醒大家,京东白条的促销活动经常打着“免息”旗号,但仔细看小字会发现免息期很短,超时后利息从消费当天开始算。有人以为30天免息就是一个月内还清,实际上可能只有前15天真正免息,后面半个月的利息早偷偷加进账单了。
